近日,有投资人爆料称,其在陆金所投资的理财产品“尊理财EG1060”无法按时兑付。
据了解,理财产品“尊理财EG1060”实为大同证券“同吉58号”资管计划。该产品由陆金所作为代销,资金投向为“长安宁-神州长城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,即通过长安信托通道向神州长城提供信托贷款。
与“同吉58号”资管计划相似的还有同吉57号、59号产品,这三类资管计划都是通过信托为神州长城提供贷款。
其中,同吉58、59号均为陆金所包装代销,57号则是由大同证券自己销售。
公开资料显示,同吉57、58、59号产品募集资金共1.38亿元,涉及投资人数117人,且于今年到期。
据了解,在同吉57、58、59号产品到期后,均未如期兑付,而是延期处理。其中,同吉58号产品的投资人表示,产品逾期前三天,陆金所客服电话说兑付困难。游说投资人和第三方签署债券转让合同,首次兑付10%,后续兑付没有说明,要客户自己去联系。
昨日,大同证券官网发布了同吉58号、59号两个资管计划提前终止的公告。
公告称,因本集合计划持有风险,此前将产品延期一年的计划将于2018年9月6日提前终止。此外,大同证券表示将“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要求神州长城还款”。
壹
借款企业神州长城高资产负债率
相关投资者表示,上述资管计划放款给神州长城时,无任何抵押和质押,只有神州长城董事长陈略个人担保。
公开资料显示,借款方神州长城为A股上市公司,主营业务为工程建设及医疗产业投资与管理,涉及国内PPP项目,而今年以PPP项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多遭遇资金问题,兑付压力较大。
神州长城2018年中报显示,其上半年营业收入15.87亿元,同比减少47.54%,净利润1.44亿元,同比减少46.39%。同期神州长城的负债达到87.04亿元,资产负债率达到78.95%。
作为大股东的陈略也多次被迫补充质押其持股份额,截至目前,陈略的股份已几乎全部质押。
如此一来,可以说购买同吉57、58、59号的投资人在追债的路上是凶多吉少了。
贰
陆金所接连踩雷四次
同样,作为此次代销方的陆金所也并非第一次因为大同证券出现代销风波。
早在2017年12月,陆金所就被报道其所代销的“同吉9号”发生本息逾期,该产品通过信托计划,分两期向上市公司ST龙力发放信托贷款合计2.2656亿元。
此外,今年7月份,同样由陆金所代销的“同吉8号”产品出现利息逾期,该产品则是向上市公司东方金钰发放信托贷款合计7793万元,涉及人数60位。
前前后后三次代销产品出现爆雷,且产品的管理人均为大同证券,公开资料显示,大同证券是一家注册在山西的中小型民营券商,注册资本7.3亿,在证监会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,大同证券评级BB,在全部97家证券公司中排名较为靠后。
陆金所除了在大同资管计划上踩雷三次,还曾在今年5月踩雷上市公司凯迪生态。
据了解,5月10日,国盛证券出具对旗下神鹰118号凯迪生态资管计划的风险提示函。该公告显示,凯迪生态资管项目借的是国通信托通道,由陆金所代销,涉及金额达1.975亿元,用于向凯迪生态提供流动资金贷款。
有投资人认为,这些资管计划被陆金所包装成“尊理财”产品,而且产品利率并不算高,本身是出于对陆金所风控的信任购买,但没想到会出现爆雷事件。
叁
去杠杆下,爆雷事件频发
今年以来,在国家的降杠杆要求下,不少企业面临资金压力,P2P爆雷、私募跑路、信托违约也是见怪不怪了。
早在今年7月底,就有媒体报道,有大批投资人聚集在上海银行浦东分行门口讨要说法,后经上海银行紧急辟谣,该谣言所涉理财基金位上海跑路私募“阜兴系”发行的私募基金,上海银行仅作为托管银行。
8月底,又有九州证券发行的两期投向金银岛的融资资管产品共计2.9亿元无法兑付,更严重的是,金银岛旗下的网贷平台金联储也同样遭遇爆雷,涉及投资者3万多人、圈走资金超25亿元。